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 正文

TDD(测试驱动开发)死了吗?_测试驱动开发含义

csdh11 2025-02-21 12:55 16 浏览

01、前言

很早之前,曾在网络上见到过 TDD 这 3 个大写的英文字母,它是 Test Driven Development 这三个单词的缩写,也就是“测试驱动开发”的意思——听起来很不错的一种理念。

其理念主要是确保两件事:

  • 确保所有的需求都能被照顾到
  • 在代码不断增加和重构的过程中,可以检查所有的功能是否正确

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再听过 TDD 的消息。有人说,TDD 已经死了,给出的意见如下:

1)通常来说,开发人员不应该在没有失败的测试用例下编写代码——这似乎是合理的,但是它可能导致过度测试。例如,为了保证一行生产代码的正确性,你不由得写了 4 行测试代码,这意味着一旦这一行生产代码需要修改,你也得修改那 4 行测试代码。

2)为了遵循 TDD 而写的代码,容易进入一个误区:代码是为了满足测试用的,而忽略了实际需求。

02、TDD 到底是什么?

不管 TDD 到底死了没有,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TDD 到底是什么。

TDD 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开发功能代码之前,先编写测试代码。也就是说在明确要开发某个功能后,首先思考如何对这个功能进行测试,并完成测试代码的编写,然后编写相关的代码满足这些测试用例。然后循环进行添加其他功能,直到完全部功能的开发

TDD 的基本过程可以拆解为以下 6 个步骤:

1) 分析需求,把需求拆分为具体的任务。

2) 从任务列表中取出一个任务,并对其编写测试用例。

3) 由于没有实际的功能代码,测试代码不大可能会通过(红)。

4) 编写对应的功能代码,尽快让测试代码通过(绿)。

5) 对代码进行重构,并保证测试通过(重构)。

6) 重复以上步骤。

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上述过程。

03、TDD 的实践过程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习惯在需求分析完成之后,尽快地投入功能代码的编写工作中,之后再去调用和测试。

而 TDD 则不同,它假设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测试用户”了,它是功能代码的第一个使用者,尽管功能代码还不太完善。

当我们站在“测试用户”的角度去写测试代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这个“测试用户”该如何使用功能代码呢?是通过一个类直接调用方法呢(静态方法),还是构建类的实例去调用方法呢(实例方法)?这个方法如何传参呢?方法如何命名呢?方法有返回值吗?

有了测试代码后,我们开始编写功能代码,并且要以最快地速度让测试由“红”变为“绿”,可能此时的功能代码很不优雅,不过没关系

当测试通过以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对功能代码进行“重构”了——优化原来比较丑陋、臃肿、性能偏差的代码。

接下来,假设我们接到了一个开发需求:

汪汪队要到小镇冒险岛进行表演,门票为 99 元,冒险岛上唯一的一个程序员王二需要开发一款可以计算门票收入的小程序。

按照 TDD 的流程,王二需要先使用 Junit 编写一个简单的测试用例,测试预期是:销售一张门票的收入是 99 元。

public class TicketTest {
	
	private Ticket ticket;

	@Before
	public void setUp() throws Exception {
		ticket = new Ticket();
	}

	@Test
	public void test() {
		BigDecimal total = new BigDecimal("99");
		
		assertEquals(total, ticket.sale(1));
	}

}

为了便于编译能够顺利通过,王二需要一个简单的 Ticket 类:

public class Ticket {

	public BigDecimal sale(int count) {
		return BigDecimal.ZERO;
	}

}

测试用例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红色表示测试没有通过:预期结果是 99,实际结果是 0。

那接下来,王二需要快速让测试通过,Ticket.sale() 方法修改后的结果如下:

public class Ticket {

	public BigDecimal sale(int count) {
		if (count == 1) {
			return new BigDecimal("99");
		}
		return BigDecimal.ZERO;
	}

}

再运行一下测试用例,结果如下图所示,绿色表示测试通过了:预期结果是 99,实际结果是 99。

绿了,绿了,测试通过了,到了该重构功能代码的时候了。99 元是个魔法数字,至少应该声明成常量,对吧?

public class Ticket {
	private final static int PRICE = 99;
		
	public BigDecimal sale(int count) {
		if (count == 1) {
			return new BigDecimal(PRICE);
		}
		return BigDecimal.ZERO;
	}

}

重构完后再运行一下测试用例,确保测试通过的情况下,再增加几个测试用例,比如说门票销量为负数、零甚至一千的情况。

public class TicketTest {
	
	private Ticket ticket;

	@Before
	public void setUp() throws Exception {
		ticket = new Ticket();
	}

	@Test
	public void testOne() {
		BigDecimal total = new BigDecimal("99");
		
		assertEquals(total, ticket.sale(1));
	}
	
	@Test(expected=IllegalArgumentException.class)
	public void testNegative() {
		ticket.sale(-1);
	}
	
	@Test
	public void testZero() {
		assertEquals(BigDecimal.ZERO, ticket.sale(0));
	}
	
	@Test
	public void test1000() {
		assertEquals(new BigDecimal(99000), ticket.sale(1000));
	}

}

销量为负数的时候,王二希望功能代码能够抛出异常;销量为零的时候,功能代码的计算结果应该为零;销量为一千的时候,计算结果应该为 99000。

重新运行一下测试用例,结果如下图所示:

有两个测试用例没有通过,那么王二需要继续修改功能代码,调整如下:

public class Ticket {
	private final static int PRICE = 99;

	public BigDecimal sale(int count) {
		if (count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销量不能为负数");
		}
		
		if (count == 0) {
			return BigDecimal.ZERO;
		}

		if (count == 1) {
			return new BigDecimal(PRICE);
		}

		return new BigDecimal(PRICE * count);
	}

}

再运行一下测试用例,发现都通过了。又到了重构的时候了,销量为零、或者大于等于一的时候,代码可以合并,于是重构结果如下:

public class Ticket {
	private final static int PRICE = 99;

	public BigDecimal sale(int count) {
		if (count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销量不能为负数");
		}
		
		return new BigDecimal(PRICE * count);
	}

}

重构结束后,再运行测试用例,确保重构后的代码依然可用。

04、最后

从上面的实践过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TDD 想要做的就是让我们对自己的代码充满信心,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测试代码来判断这段代码是否正确无误。

也就是说,TDD 流程比较关键的一环在于如何写出有效的测试代码,这里有 4 个原则可以参考:

1)测试过程应该尽量模拟正常使用的过程。

2)应该尽量做到分支覆盖。

3)测试数据应该尽量包括真实数据,以及边界数据。

4)测试语句和测试数据应该尽量简单,容易理解。

注意,这 4 个原则不仅适用于 TDD,同样适用于任何流程下的单元测试。

相关推荐

探索Java项目中日志系统最佳实践:从入门到精通

探索Java项目中日志系统最佳实践:从入门到精通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日志系统如同一位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管家,它记录了程序运行中的各种事件,为我们排查问题、监控性能和优化系统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在Java...

用了这么多年的java日志框架,你真的弄懂了吗?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记录日志,相信只要是个程序员都用过,可是咱们自问下,用了这么多年的日志框架,你确定自己真弄懂了日志框架的来龙去脉嘛?下面笔者就详细聊聊java中常用日志框架的...

物理老师教你学Java语言(中篇)(物理专业学编程)

第四章物质的基本结构——类与对象...

一文搞定!Spring Boot3 定时任务操作全攻略

各位互联网大厂的后端开发小伙伴们,在使用SpringBoot3开发项目时,你是否遇到过定时任务实现的难题呢?比如任务调度时间不准确,代码报错却找不到方向,是不是特别头疼?如今,随着互联网业务规模...

你还不懂java的日志系统吗 ?(java的日志类)

一、背景在java的开发中,使用最多也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就是日志,在程序中除了业务代码外,使用最多的就是打印日志。经常听到的这样一句话就是“打个日志调试下”,没错在日常的开发、调试过程中打印日志是常干...

谈谈枚举的新用法--java(java枚举的作用与好处)

问题的由来前段时间改游戏buff功能,干了一件愚蠢的事情,那就是把枚举和运算集合在一起,然后运行一段时间后buff就出现各种问题,我当时懵逼了!事情是这样的,做过游戏的都知道,buff,需要分类型,且...

你还不懂java的日志系统吗(javaw 日志)

一、背景在java的开发中,使用最多也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就是日志,在程序中除了业务代码外,使用最多的就是打印日志。经常听到的这样一句话就是“打个日志调试下”,没错在日常的开发、调试过程中打印日志是常干...

Java 8之后的那些新特性(三):Java System Logger

去年12月份log4j日志框架的一个漏洞,给Java整个行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个事情也顺带把log4j这个日志框架推到了争议的最前线。在Java领域,log4j可能相对比较流行。而在log4j之外...

Java开发中的日志管理:让程序“开口说话”

Java开发中的日志管理:让程序“开口说话”日志是程序员的朋友,也是程序的“嘴巴”。它能让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开口说话”,告诉我们它的状态、行为以及遇到的问题。在Java开发中,良好的日志管理不仅能帮助...

吊打面试官(十二)--Java语言中ArrayList类一文全掌握

导读...

OS X 效率启动器 Alfred 详解与使用技巧

问:为什么要在Mac上使用效率启动器类应用?答:在非特殊专业用户的环境下,(每天)用户一般可以在系统中进行上百次操作,可以是点击,也可以是拖拽,但这些只是过程,而我们的真正目的是想获得结果,也就是...

Java中 高级的异常处理(java中异常处理的两种方式)

介绍异常处理是软件开发的一个关键方面,尤其是在Java中,这种语言以其稳健性和平台独立性而闻名。正确的异常处理不仅可以防止应用程序崩溃,还有助于调试并向用户提供有意义的反馈。...

【性能调优】全方位教你定位慢SQL,方法介绍下!

1.使用数据库自带工具...

全面了解mysql锁机制(InnoDB)与问题排查

MySQL/InnoDB的加锁,一直是一个常见的话题。例如,数据库如果有高并发请求,如何保证数据完整性?产生死锁问题如何排查并解决?下面是不同锁等级的区别表级锁:开销小,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

看懂这篇文章,你就懂了数据库死锁产生的场景和解决方法

一、什么是死锁加锁(Locking)是数据库在并发访问时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主要机制。任何事务都需要获得相应对象上的锁才能访问数据,读取数据的事务通常只需要获得读锁(共享锁),修改数据的事务需要获...